欢迎访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今天是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曾公田求钟铭所见曾国建国史实考
黄益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130-138.  
摘要139)      PDF(pc) (1450KB)(794)    收藏
曾公田求钟铭对研究周代天命观、分封制及建国史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曾公田求钟铭追述的西周初年曾国高祖伯适受命及皇祖南公建于南土、受命作邦的天命观,与屡见于周代文献记载的周文王受命、武王克商建立周王朝的天命观相同,为周代天命观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曾公田求钟铭所记曾国封邦建国、藩屏周室的分封制度,尤其是受封为诸侯之时分殷亳社之土在国中立亳社之制(“析应亳社”)皆可与文献记载对读;并且钟铭所载皇祖南公受命为州牧、“涉政淮夷”等事,对于认识西周时期的州牧制度及周王朝对淮夷的统治提供了崭新的史料。对观曾公田求钟铭记载的曾侯佐助昭王南征之事与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的考古发现,可知佐助昭王者为叶家山M111的墓主人曾侯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人工智能与人文学术范式革命——来自ChatGPT的挑战与启示
曾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78-88.  
摘要260)      PDF(pc) (1372KB)(718)    收藏
当下引发学界热议的ChatGPT,不只是简单的人机交互程序,还是具备深度模仿人类思维能力的新型智能,让我们不得不在人文主义的“自由意志”外,重新理解人文与科学的复杂关系。从范式层面来看,人文学术已是科学体系的有机构成;就本体论而言,人文学术始终决定着科学的根本属性,从而产生范导科学的内在作用。因此,无论AI如何进化,也不可能替代人自身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更无法确认人的主体性并对之进行系统性的解释与探究,它充其量只是“数字人文”的革命性延伸工具。故而,真正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利用ChatGPT等生成式AI技术,进一步构建用以探索知识本源及不同问题域之动态关系的人机协作的未来范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清季士人群体的科场书写及其“停科”效应研究
贾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139-150.  
摘要177)      PDF(pc) (1316KB)(657)    收藏
清季议改与议废科举的知识群体,尚有正在通过科举渠道晋升的士人。这些应试士子并非惯常认为的仅是被动和消极接受相关政令,而是以科场书写的方式参与到科举改废进程当中。清廷废除科举这一通常被视为“鲁莽灭裂”的举措,从光绪辛丑科举“改章”及督抚提议科举“中额递减”,到甲辰之际“中额递减”的适时出台和科举停废决策的正式启动,呈现出一条紧凑且又渐进的演化脉络。清季士人群体的科场书写不仅客观配合督抚科举“减额”提议的落地生根,其效应还延续至科举废除之后,具有超越科场本身并在远端触及政治决策和社会思想的言外之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美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六十年:监测框架发展分析与启示
林萱, 武芯苇, 杜晨溦, 李佑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5): 59-73.  
摘要318)      PDF(pc) (4503KB)(613)    收藏
心理健康监测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识别和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美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起步早、发展快,1960年至今的六十年间,已历经前监测阶段、风险行为监测阶段、综合心理健康监测阶段和心理-神经科学整合阶段四个阶段,涵盖十一个监测项目,发展出较为全面的监测框架。监测框架中所含指标丰富,可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心理健康部分包括精神障碍、情绪行为问题以及积极心理三部分下属的六十余种指标;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部分包含个体、家庭和社会层级下的五十余种风险和保护因子。同时,监测工具高度成熟化、监测系统高度科技化。美国在该领域的丰富经验对我国及时改进框架设计,加强监测指标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监测工具的开发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政策变迁与机制优化
王新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29-39.  
摘要173)      PDF(pc) (1318KB)(602)    收藏
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陆续实施保送生、高校少年班、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招生等考试招生政策,成为统一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补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关键是要在招生录取方式上处理好统一高考与自主招生的关系,在选拔标准上兼顾全面发展与学科特长,在选拔主体上促进高中学校与高等学校的协同,在选拔时点上实现早期识别与动态筛选的结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的优化需要重新审视社会正义理念,完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的科学性、公平性、持续性,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鲁学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66-76.  
摘要274)      PDF(pc) (1269KB)(561)    收藏
本文以2013—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经营风险显著负相关,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在运用一系列敏感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信息透明度和企业创新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中介渠道。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负向作用更强;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环境越好,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负向影响越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全球数字经济监管新动向与政策启示
姜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58-65.  
摘要205)      PDF(pc) (1252KB)(542)    收藏
全球数字经济监管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呈现出的趋势为整体趋稳、力度趋缓,更重视基础规则的制定,并且基础规则体现国别性或地区性。从全球数字经济监管的模式及具体举措中可以归纳出几个值得关注的动向:突出大平台监管;强化行业合规性和公平性;完善数据治理;缩小对重要关切问题的分歧;共同制定国际规则。数字经济监管的国际经验为中国提供了政策启示。为了保证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中国未来需要合理使用反垄断手段,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实现多元主体监管和协同治理,与行业规制进行有效结合,并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个体主体性的逻辑建构——阿多诺与马克思的“相遇”
郑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41-48.  
摘要153)      PDF(pc) (1248KB)(420)    收藏
阿多诺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相遇于“个体主体性的逻辑建构”,其焦点在于“个体主体性”的未来预期。基于“个体主体性”的差异性诉求,阿多诺哲学的“经验”视角和“绝对否定”的逻辑工具实际上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视为一种抽象统治,并剥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超越性维度,从根本上否定了“个体主体性”社会建构的可能性。最终结果是,阿多诺哲学无法超越“市民社会”,它虽然批判了现代社会的一切“同一性”形式,却避开了这些形式中所内涵的资本主义价值理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
李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123-138.  
摘要155)      PDF(pc) (1726KB)(416)    收藏
本文以近代以来东西方总体力量对比演变的四个阶段为宏观历史线索,论证了“西方中心论”缺乏历史依据,并对世界历史学科的“东方性”和“三大体系”建构进行了深层次思考,主张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好世界历史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持续地推进“西方中心论”的解构工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要重点挖掘世界历史学科“三大体系”建构中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内涵;要深入探究世界历史学科体系建构中的东方因素;要深刻考察千年大变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交汇的学术影响,努力开拓学术研究中的“三新”;还对如何建构世界历史学科的“三大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认为坚持“东西平衡论”和“全球整体论”,构建客观而科学、平衡而包容的世界历史“三大体系”,是我国学术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变革指向:培养高阶思维
赵丽红, 左敏, 黄先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40-48.  
摘要167)      PDF(pc) (1318KB)(404)    收藏
人工智能时代,高阶思维是高等教育应该着重培养的人的核心素养,具有主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四个特征。当前泛娱乐化的网络环境、信息知识的增长与传播的变化、教育教学的片面与隔阂等因素干扰了高阶思维的主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发展。高等教育教学应该妥善利用人工智能,在个体最近发展区与社会长远要求区之间协调激活学生思维发展的主动性、在情境搭建与多元评价之间平衡助推学生思维建构的系统性、以心理和情感融合教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综合性、以规模化全程化因材施教实现思维发展的跨学科性,帮助学生发展区别于人工智能的人类高阶思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全球素养”教育话语的困惑与澄清
苏洋, 臧玲玲, 赵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85-92.  
摘要230)      PDF(pc) (1276KB)(392)    收藏
全球素养的本质属性体现在OECD和美国掌握着主导全球素养发展的国际话语权。全球素养的推广旨在巩固西方社会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优势,包括培养掌握未来国际话语权的精英阶层、传播并渗透西方的全球化思想以及实现资本的全球化与利益最大化。全球素养以新自由主义和人力资本价值取向为依托,体现出明显的经济导向和工具属性。我们要理性、警惕地审视隐藏在西方社会所倡导的全球素养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渗透,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观,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全球素养教育理论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资本驱动下数字平台扩张与金融化
李振新, 陈享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18-28.  
摘要118)      PDF(pc) (2157KB)(391)    收藏
基于数字技术的平台经济高速发展,与金融资本主导的资本循环形成竞争与融合,数字平台的核心是流量,金融活动的核心是信用和预期,资本驱动下的数字平台扩张和金融化基于流量、信用和预期展开;金融化中的信用机制促成流量变现,借助平台杠杆效应提高估值预期,高估值通过信用扩张得以变现,进一步吸引用户注意力扩大流量,形成“流量—信用—预期”的螺旋式上升。数字平台扩张和金融化的竞争融合具有多种形式:借助货币化和资本化,金融化实现对数字平台流量的估值与变现;借助内部流量微型循环,数字平台将信用拓展至整个社会网络,对金融化进行完善;最后,数字平台扩张和金融化之间就流量、信用和预期展开全方位竞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总体性、总体化与否定的辩证法——20世纪中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
仰海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16-30.  
摘要174)      PDF(pc) (1348KB)(391)    收藏
自卢卡奇等第一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总体性思想成为后来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点。在这一过程中,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总体性思想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一方面,总体性思想是其理论的重要主题;另一方面,对总体性的反思又推动着他们放弃了同一性的哲学,走向非同一性的哲学思考;在法国马克思主义者萨特看来,总体性是一种凝固化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强调的是总体化。对总体性的反思推动着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如何建构一种非奴役的、非同质化的总体,成为他们的理论主题。总体性思想的建构、解构与再建构,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演变;另一方面体现了当代学者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变迁时的理论思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中古士人的拟诗与《古诗十九首》经典化
郭晨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96-107.  
摘要143)      PDF(pc) (1688KB)(367)    收藏
《古诗十九首》经典地位的奠定一般认为始于《文选》。无名氏“古诗”自汉末产生以来,其经典化历程逐渐开始,六朝诗人的拟诗充分反映了后人对其接受的高度热情。在历次模拟过程中,拟作者身份各异,参与度广,以陆机为代表的士族拟诗对其经典地位进行了初步“建构”,陶渊明、鲍照等寒庶阶层的拟诗对士族推崇的经典进行解构、推衍,齐梁时期士庶之间的融合导致对其进行重构并产生类群化作品。《古诗十九首》的经典之旅是一个“建构——解构——重构”的复杂循环,经典的地位是不断动态变化的,是士人阶层分化、调整以及诸多社会文化力量博弈的产物。因此从中古士人的拟诗来探索《古诗十九首》的经典化应当具有典型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扩招背景下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研究
李莹, 王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77-84.  
摘要222)      PDF(pc) (1246KB)(333)    收藏
本文借鉴机会不公平的“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从可及性、公平性与公平的可及性三个维度量化研究高等教育的城乡差异,并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探析背后的成因与机制。研究发现:扩招导致城乡内部高等教育可及性、公平性与公平的可及性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城镇的变动幅度更大,扩招带来的利好更多地被城镇群体捕获,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可及性与公平性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户籍导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并没有随着扩招的持续出现明显减弱。城乡公平的可及性差异中,扩招带来的规模效应占首位,机会公平改善带来的均等效应次之,环境因素本身的差异带来的结构作用较小则限制了农村居民公平可及性这一综合指标的改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论齐泽克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李西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49-57.  
摘要551)      PDF(pc) (1399KB)(296)    收藏
齐泽克将其哲学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在《视差之见》中明确提出了复兴辩证唯物主义的主题,在《比无还少》和《绝对反冲》中推进了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考。在《视差之见》中,齐泽克主要强调了视差辩证法,这是强调事物内在裂隙、内在最小差异的辩证法,是强调事物自身内在否定性的辩证法。用这种辩证法来补充、限定唯物主义,是齐泽克辩证唯物主义概念的前提。在《比无还少》中,齐泽克讨论了作为无的空洞,将其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基础,即所谓辩证唯物主义的物。在《绝对反冲》中,齐泽克深入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即自身回溯性地规定自身的绝对反冲,塑造了革命的黑格尔形象,并以之来理解当代现实社会,解读历史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对外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
刘洪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5): 5-14.  
摘要216)      PDF(pc) (1388KB)(290)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始终在努力探索形成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交往中加速推进。实践证明,对外开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对外开放的中国经验。主要包括: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经贸关系;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内经济政策,如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始终注意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统筹开放与安全。中国的对外开放始终服务于国内经济增长和人民需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开放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新思路和新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设计
张莉, 赵景欣, 刘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71-77.  
摘要258)      PDF(pc) (1289KB)(280)    收藏
劳动课程是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国际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我国新时代全面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要求,以及学校劳动课程面临的现实问题,均要求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设计至少有直接指导型和间接融通型两种路径,直接指导型路径是整体支配路径,依据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明确劳动教育在核心素养中的育人贡献,制定劳动课程目标与学段表现,进而系统设计劳动课程;间接融通型路径是部分渗透路径,重在厘清核心素养和劳动教育的关联性,进而以互补的形式渗透到劳动课程。不同路径指导下,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设计有四个基本环节:厘定劳动素养内涵与要素、聚焦三大领域设计劳动任务群、围绕任务群开发劳动主题与内容、通过评价优化劳动课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新时代十年共同富裕的监测与特征(2012—2021)——基于社会质量的视角
马京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151-160.  
摘要147)      PDF(pc) (2436KB)(266)    收藏
本研究基于社会质量的视角,构建了共同富裕监测指标体系,测度了新时代十年我国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总体而言,我国共同富裕水平逐年提升,发展增速整体高于经济增速;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递增,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向好;公共服务能力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但环境改善成效还不稳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富足,社会和谐水平整体增进;共享发展成果的表现亮眼,三大差距持续缩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辩证法在“历史感”中扎根和发展
陈立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31-40.  
摘要133)      PDF(pc) (1274KB)(265)    收藏
辩证法缘起于人类筹划生存的实际需要,通过话语修辞、逻辑推理等形式,参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提炼并表达人类的生存经验。自古以来,辩证法都是在解答时代问题中赢获赖以立足和发展的实体性内容,正是内容推动并引领辩证法的发展。“苏格拉底方法”的要旨是改造当下生活、构建新的时代原则,柏拉图开启的“思辨的辩证法”在“形式论证”的方式下考察事物、阐明思想。黑格尔建构了“思辨逻辑”,借以超越柏拉图等人所迷执的“知性逻辑”,在抽象思辨语境中表达了“历史感”,把辩证法实现“普遍物的特殊化”的本质要求展示出来。马克思深刻洞悉社会历史创造因素优先突出的时代境遇,拒绝从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向度来阐释辩证法的认知思路,把黑格尔的“抽象的—历史性思考”翻转为“现实的—历史性思考”,阐明以返回生活世界为导向的辩证法新境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