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参见陈忠纯:《报刊舆论与乙未反割台斗争研究——以〈申报〉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2期。此外,学界对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的研究成果,还可参见:董丛林:《对〈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政论之考察》,戚其章、王如桧主编:《甲午战争与中国和世界——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学术讨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龚书铎:《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王维江:《清流与〈申报〉》,《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等。 ② 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主编:《中国通史》,第12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③ 关于《申报》对签约以及整个反割台运动的言论的态度,可参见陈忠纯:《报刊舆论与乙未反割台斗争研究——以〈申报〉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2期。 ①③ 《论和战失据》,《新闻报》,1895年2月21日。 ② 《论和局有强成之信》,《新闻报》,1895年4月20日。 ④⑤ 《论和议有梗议之说》,《新闻报》,1895年4月27日。 ⑥ 《论和约条款之可骇》,《新闻报》,1895年5月21日。 ⑦ 《论台湾变局之可异》,《新闻报》,1895年6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