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0 ›› Issue (4): 96-107.
王博晨, 金灿灿
WANG Bochen, JIN Cancan
摘要: 在全球生态危机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双重挑战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我国“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实践,逐渐从知识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成为促进青少年心理成长的潜在路径。在理论层面,心理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从自然互动与个体发展双重视角阐释。自然互动视角下,亲生物假说、压力减少理论与注意恢复理论共同支持自然联结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个体发展视角下,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则强调生态认知、生态价值观与生态自我身份的共生性。在实践层面,其作用路径体现为认知途径的系统思维培养、情感途径的自然共情内化,以及行为途径的亲环境习惯塑造。基于此,本研究倡导家校社协同的生态文明教育干预框架。家庭以自然体验建立情感联结,学校通过系统课程融合生态与心理健康教育,社区以实践项目强化行为转化。该框架旨在实现儿童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与心理成长的双向赋能,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教育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