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满超、丁延庆,2003:《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1期。 褚宏启,2006:《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教育学刊》第12期。 邓明、钱争鸣,2009:《我国省际知识存量、知识生产与知识的空间溢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5期。 杜育红,2000:《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高等教育研究》第3期。 樊继达,2009:《公共经济视角下的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及收敛》,《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9期。 顾佳峰,2008:《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收敛性实证研究——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教育与经济》第4期。 顾佳峰,2012:《县际竞争和公共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基于空间经济计量研究》,《经济地理》第4期。 韩海彬、李全生,2013:《中国农村教育收敛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教育与经济》第2期。 洪秀敏、马群,2015:《区域学前教育公平的权责博弈——基于城乡政府履职的差异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李恺、罗丹,201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收敛性分析——基于我国 31 个省 (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第10期。 栗玉香,2010:《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效果与政策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 林涛、成刚,2008:《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经验研究——基于浙江省普通小学数据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刘小春、李婵,2010:《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教育探索》第5期。 孙百才,2009:《测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教育平等——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实证分析》,《教育研究》第1期。 谭俊英、邹媛,2016:《省域内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差距测度与分析——基于西部 A 省 3 县的调查》,《教育导刊(上半月)》第10期。 汤林春,2013:《上海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的研究——基于综合教育基尼系数的方法》,《教育发展研究》第2期。 田志磊、袁连生、张雪,2011:《地区间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差异研究》,《教育与经济》第2期。 王善迈、袁连生、田志磊、张雪,2013:《我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教育研究》第4期。 王少义、杜育红,2013:《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地域不公平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吴红斌、马莉萍,2017:《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对教师工资水平的影响——基于县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的研究》,《教育研究》第3期。 夏焰、崔玉平,2014:《中国省际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生均经费支出差异及收敛的实证分析》,《教育发展研究》第5期。 杨颖秀,2005:《基础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考查》,《教育研究》第9期。 余漫、林万龙,2013:《地方政府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行为分析——基于预算内、外投入关系的分析》,《教育与经济》第5期。 袁连生,2011:《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特征与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翟博,2007:《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教育研究》第7期。 张菀洺,2013:《我国基础教育财政公平与财政中性的定量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5期。 郑展鹏、岳帅,2017:《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缩小了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教育发展研究》第9期。 钟景迅、刘任芳、陈明,2016:《困局与缺位:地方各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现状分析——以 A 省部分欠发达地区教育局长的质性研究为例》,《教育发展研究》第2期。 钟宇平、雷万鹏,2002:《公平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教育与经济》第1期。 朱迎春,2006:《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5期。 宗晓华、陈静漪,2016:《集权改革,城镇化与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4期。 宗晓华、丁建福,2013:《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革与城乡差距——基于 1999—2009 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教育发展研究》第11期。 Barro,R. J. and X. Sala-I-Martin,1991,“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 107-182. Baumol,W. and E. Wolff,1988,“Productivity Growth,Convergence,and Welfare: Repl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8(5):1155-1159. Bernard,A. B. and S. N. Durlauf,1995,“Convergence in International Output”,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10(2): 97-108. Borsi,M. T. and N. Metiu,2015,“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Converge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Empirical Economics,48(2): 657-681. Gu,J.,2016,“Spatial Diffusion of Social Policy in China: Spatial Convergence and Neighborhood Intera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9(4): 503-527. Holmes,M. J.,2002,“Convergence in International Output: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Unit Root Tests”,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17(4): 826-838. Smith,S. C. and R. Sab,2001,“Human Capital Convergenc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IMF Working Papers,01(1/32). Solow,R. M.,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70(1): 65-94. Sondermann,D.,2014,“Productivity in the Euro Area: Any Evidence of Convergence? ”,Empirical Economics,47(3): 999-1027. Stamatakis,D. and P. E. Petrakis,2006,“The Human Capital Convergence Fallacy: A Cross Country Empirical Investig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Reviews,1(3): 98-107. Swan,T.W.,1956,“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Economic Record,32(2): 334-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