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儒家伦理以仁为核心,体现在政治层面就是民本,主张以仁政实现共同体良治,保障和促进民众福祉,而共同体的规范和秩序必然需要某种人格化呈现,即政治权威。据此,君主只是一种中介性、功能性的存在,其存在的合法性需要以自身功能来证成。基于民本原则,儒家寻求以道事君,致君以泽民,驯化权力而为公共善服务,因此特别珍视自身的主体性,强调以德抗位,乃至于从道不从君。与此同时,儒家又寻求以道化君,向往政治权威与道德权威的合一,最终导向了圣王观念。然而,圣王观念反过来又可能对以道事君造成侵蚀和消解,这凸显了儒家与绝对君权之间的龃龉和尴尬。在此意义上,现代性语境反倒为儒家超越“二重主体性”紧张提供了可能性和理论空间。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