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今天是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论齐泽克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李西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49-57.  
摘要464)      PDF(pc) (1399KB)(271)    收藏
齐泽克将其哲学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在《视差之见》中明确提出了复兴辩证唯物主义的主题,在《比无还少》和《绝对反冲》中推进了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考。在《视差之见》中,齐泽克主要强调了视差辩证法,这是强调事物内在裂隙、内在最小差异的辩证法,是强调事物自身内在否定性的辩证法。用这种辩证法来补充、限定唯物主义,是齐泽克辩证唯物主义概念的前提。在《比无还少》中,齐泽克讨论了作为无的空洞,将其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基础,即所谓辩证唯物主义的物。在《绝对反冲》中,齐泽克深入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即自身回溯性地规定自身的绝对反冲,塑造了革命的黑格尔形象,并以之来理解当代现实社会,解读历史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美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六十年:监测框架发展分析与启示
林萱, 武芯苇, 杜晨溦, 李佑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5): 59-73.  
摘要263)      PDF(pc) (4503KB)(481)    收藏
心理健康监测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识别和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美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起步早、发展快,1960年至今的六十年间,已历经前监测阶段、风险行为监测阶段、综合心理健康监测阶段和心理-神经科学整合阶段四个阶段,涵盖十一个监测项目,发展出较为全面的监测框架。监测框架中所含指标丰富,可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心理健康部分包括精神障碍、情绪行为问题以及积极心理三部分下属的六十余种指标;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部分包含个体、家庭和社会层级下的五十余种风险和保护因子。同时,监测工具高度成熟化、监测系统高度科技化。美国在该领域的丰富经验对我国及时改进框架设计,加强监测指标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监测工具的开发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体系
唐任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5-15.  
摘要246)      PDF(pc) (1268KB)(239)    收藏
价值体系是现代化的精神之魂,决定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以建立在“以人民为中心”基础上的独特价值体系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现代化,构建起人类文明新形态。价值体系是一系列价值元素形成的系统,价值尺度、价值准则是衡量的标准,价值取向是灵魂,价值追求是目标,价值实现是手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在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扬弃的基础上,形成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初心和使命相一致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社会、公民的和谐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实现的组织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实现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实现的品质保证,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实现的国际化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人工智能与人文学术范式革命——来自ChatGPT的挑战与启示
曾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78-88.  
摘要240)      PDF(pc) (1372KB)(637)    收藏
当下引发学界热议的ChatGPT,不只是简单的人机交互程序,还是具备深度模仿人类思维能力的新型智能,让我们不得不在人文主义的“自由意志”外,重新理解人文与科学的复杂关系。从范式层面来看,人文学术已是科学体系的有机构成;就本体论而言,人文学术始终决定着科学的根本属性,从而产生范导科学的内在作用。因此,无论AI如何进化,也不可能替代人自身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更无法确认人的主体性并对之进行系统性的解释与探究,它充其量只是“数字人文”的革命性延伸工具。故而,真正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利用ChatGPT等生成式AI技术,进一步构建用以探索知识本源及不同问题域之动态关系的人机协作的未来范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鲁学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66-76.  
摘要238)      PDF(pc) (1269KB)(497)    收藏
本文以2013—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经营风险显著负相关,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在运用一系列敏感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信息透明度和企业创新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中介渠道。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负向作用更强;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环境越好,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负向影响越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设计
张莉, 赵景欣, 刘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71-77.  
摘要225)      PDF(pc) (1289KB)(247)    收藏
劳动课程是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国际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我国新时代全面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要求,以及学校劳动课程面临的现实问题,均要求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设计至少有直接指导型和间接融通型两种路径,直接指导型路径是整体支配路径,依据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明确劳动教育在核心素养中的育人贡献,制定劳动课程目标与学段表现,进而系统设计劳动课程;间接融通型路径是部分渗透路径,重在厘清核心素养和劳动教育的关联性,进而以互补的形式渗透到劳动课程。不同路径指导下,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设计有四个基本环节:厘定劳动素养内涵与要素、聚焦三大领域设计劳动任务群、围绕任务群开发劳动主题与内容、通过评价优化劳动课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全球素养”教育话语的困惑与澄清
苏洋, 臧玲玲, 赵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85-92.  
摘要219)      PDF(pc) (1276KB)(357)    收藏
全球素养的本质属性体现在OECD和美国掌握着主导全球素养发展的国际话语权。全球素养的推广旨在巩固西方社会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优势,包括培养掌握未来国际话语权的精英阶层、传播并渗透西方的全球化思想以及实现资本的全球化与利益最大化。全球素养以新自由主义和人力资本价值取向为依托,体现出明显的经济导向和工具属性。我们要理性、警惕地审视隐藏在西方社会所倡导的全球素养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渗透,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观,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全球素养教育理论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对外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
刘洪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5): 5-14.  
摘要204)      PDF(pc) (1388KB)(265)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始终在努力探索形成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交往中加速推进。实践证明,对外开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对外开放的中国经验。主要包括: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经贸关系;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内经济政策,如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始终注意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统筹开放与安全。中国的对外开放始终服务于国内经济增长和人民需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开放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新思路和新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扩招背景下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研究
李莹, 王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77-84.  
摘要202)      PDF(pc) (1246KB)(267)    收藏
本文借鉴机会不公平的“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从可及性、公平性与公平的可及性三个维度量化研究高等教育的城乡差异,并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探析背后的成因与机制。研究发现:扩招导致城乡内部高等教育可及性、公平性与公平的可及性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城镇的变动幅度更大,扩招带来的利好更多地被城镇群体捕获,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可及性与公平性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户籍导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并没有随着扩招的持续出现明显减弱。城乡公平的可及性差异中,扩招带来的规模效应占首位,机会公平改善带来的均等效应次之,环境因素本身的差异带来的结构作用较小则限制了农村居民公平可及性这一综合指标的改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全球数字经济监管新动向与政策启示
姜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58-65.  
摘要189)      PDF(pc) (1252KB)(470)    收藏
全球数字经济监管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呈现出的趋势为整体趋稳、力度趋缓,更重视基础规则的制定,并且基础规则体现国别性或地区性。从全球数字经济监管的模式及具体举措中可以归纳出几个值得关注的动向:突出大平台监管;强化行业合规性和公平性;完善数据治理;缩小对重要关切问题的分歧;共同制定国际规则。数字经济监管的国际经验为中国提供了政策启示。为了保证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中国未来需要合理使用反垄断手段,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实现多元主体监管和协同治理,与行业规制进行有效结合,并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从丝绸之路研究看日本学者的文明交往史视野
陈奉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139-149.  
摘要188)      PDF(pc) (1329KB)(222)    收藏
日本学者在丝绸之路研究中,以发展的和联系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交汇问题,提出了丝绸之路是“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求道之路”等许多有益的观点,强调文明交往的意义、作用与价值,探索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各个不同文明体之间、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使用东方本土材料,以东方人的史观观察东方社会在生生不已的交流中发生的变迁。日本学者的丝绸之路研究非常复杂,既有比较纯粹的学问学术,也有为现实政策服务的种种努力。对日本学界既有的研究成果,应该采取批判地借鉴的态度,既不能盲目模仿与崇拜,更不能削足适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数字化赋能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内在逻辑与中国经验
许晨曦, 武瑛, 牛志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5): 152-160.  
摘要170)      PDF(pc) (1385KB)(161)    收藏
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对于微观企业,数字化是一项全方位、关键性的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本提出更高要求,变革其管理流程和模式,影响生产经营的技术支持,而这些都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数字化能够赋能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其实现机制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在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袁敦礼体育教育思想的缘起根源、核心要义及当代启示
王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49-58.  
摘要169)      PDF(pc) (1315KB)(188)    收藏
袁敦礼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的开拓者,中国现代体育教育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以一种带有中国式本土化的体育教育特色语言,阐释了近代以来我国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是首次提出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倡导“健康至上、教育为先”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二是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身心一元发展,宣扬自然体育活动的优势,鼓励推进体育与教育融合化发展。袁敦礼体育教育思想,对于积极推进体育教育认知理论向实践目标转化,有序凸显体育与教育融合一体化发展,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教育之间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规范化推进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丰富体育师资培养内容和整体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新唯物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
刘同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5-17.  
摘要166)      PDF(pc) (1358KB)(143)    收藏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蕴深厚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根基。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逻辑起点的转变、从经验直观到唯物辩证思维方式的革新以及从虚假的共同体到真正的共同体现实归宿的转变。“市民社会”依附于私有制实现与资产阶级的“合谋”,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无序扩张,导致世界秩序结构的总体失衡。从新唯物主义这一哲学根基出发,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立足“人类社会”,彰显出新唯物主义力求改变世界的理论特质,超越了以私人利益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解释原则,走向契合人类交往本质并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了新唯物主义理论逻辑与现代文明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总体性、总体化与否定的辩证法——20世纪中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
仰海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16-30.  
摘要164)      PDF(pc) (1348KB)(369)    收藏
自卢卡奇等第一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总体性思想成为后来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点。在这一过程中,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总体性思想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一方面,总体性思想是其理论的重要主题;另一方面,对总体性的反思又推动着他们放弃了同一性的哲学,走向非同一性的哲学思考;在法国马克思主义者萨特看来,总体性是一种凝固化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强调的是总体化。对总体性的反思推动着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如何建构一种非奴役的、非同质化的总体,成为他们的理论主题。总体性思想的建构、解构与再建构,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演变;另一方面体现了当代学者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变迁时的理论思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清季士人群体的科场书写及其“停科”效应研究
贾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3): 139-150.  
摘要163)      PDF(pc) (1316KB)(605)    收藏
清季议改与议废科举的知识群体,尚有正在通过科举渠道晋升的士人。这些应试士子并非惯常认为的仅是被动和消极接受相关政令,而是以科场书写的方式参与到科举改废进程当中。清廷废除科举这一通常被视为“鲁莽灭裂”的举措,从光绪辛丑科举“改章”及督抚提议科举“中额递减”,到甲辰之际“中额递减”的适时出台和科举停废决策的正式启动,呈现出一条紧凑且又渐进的演化脉络。清季士人群体的科场书写不仅客观配合督抚科举“减额”提议的落地生根,其效应还延续至科举废除之后,具有超越科场本身并在远端触及政治决策和社会思想的言外之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论信仰的社会历史作用
刘建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5): 15-22.  
摘要163)      PDF(pc) (1337KB)(167)    收藏
信仰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和人类精神的巨大力量,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信仰既弥散性存在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全领域,又集中存在于社会精神文化领域,构成价值观的核心和依据。信仰具有重要的社会维系功能,对社会稳定与和谐起着重要纽带作用;信仰具有重要的社会推动功能,在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中起着重要动力作用;信仰具有重要的时代塑造功能,使有信仰的时代成为光辉灿烂的时代;信仰具有重要的文明涵养功能,在文明形态的形成与兴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政策变迁与机制优化
王新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29-39.  
摘要158)      PDF(pc) (1318KB)(463)    收藏
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陆续实施保送生、高校少年班、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招生等考试招生政策,成为统一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补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关键是要在招生录取方式上处理好统一高考与自主招生的关系,在选拔标准上兼顾全面发展与学科特长,在选拔主体上促进高中学校与高等学校的协同,在选拔时点上实现早期识别与动态筛选的结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的优化需要重新审视社会正义理念,完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的科学性、公平性、持续性,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19世纪下半叶伦敦模范住房研究——以英国皮博迪基金的穷人公寓为例
陆伟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150-160.  
摘要154)      PDF(pc) (1672KB)(180)    收藏
19世纪的英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贫富悬殊,出现了贫民窟和伦敦东区这样的贫困地带。为此,皮博迪基金等慈善组织建设模范住宅来改善伦敦穷人糟糕的居住状况,建造了许多皮博迪广场住宅,打造了多层公寓大楼和中央庭院的公共空间,创造出一种价廉、简陋、结实成套公寓模式,为伦敦穷人营建了一种经济实用住宅。这种住宅不考虑受益者的国别、宗教与政治属性,把公寓居住权与社会道德建设的功能结合起来,并且从一开始就确保基金的可持续性。虽然皮博迪公寓存在不少缺陷,从功能到外观都招致批评,但它在为伦敦穷人提供社会保障住房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变革指向:培养高阶思维
赵丽红, 左敏, 黄先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4): 40-48.  
摘要147)      PDF(pc) (1318KB)(353)    收藏
人工智能时代,高阶思维是高等教育应该着重培养的人的核心素养,具有主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四个特征。当前泛娱乐化的网络环境、信息知识的增长与传播的变化、教育教学的片面与隔阂等因素干扰了高阶思维的主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发展。高等教育教学应该妥善利用人工智能,在个体最近发展区与社会长远要求区之间协调激活学生思维发展的主动性、在情境搭建与多元评价之间平衡助推学生思维建构的系统性、以心理和情感融合教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综合性、以规模化全程化因材施教实现思维发展的跨学科性,帮助学生发展区别于人工智能的人类高阶思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