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今天是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如何实现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一个研究框架的构建
于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4): 15-22.  
摘要810)      PDF(pc) (1235KB)(36288)    收藏
随着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学对科研生产日益重视。“唯论文”成为了一些高校开展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致使不少教师在科研付出与教学努力方面出现厚此薄彼现象,这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制度理论提供了一个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去研究、认识的出发点。通过深入剖析大学的基本功能入手,在制度理论逻辑下进行研究发现:第一,大学的教学功能符合制度环境的合法性要求,符合政府、社会、家长、学生的关切,是推进人才培养层次提升的必然要求。而大学的科研功能是技术环境所追求的效率标准的产物。高校所开展的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教师论文(著作、教材)生产为主线的教育评价方式便于量化,这些都是大学服从技术环境的规则选择的结果。第二,以科研为先的大学组织面临着教学与科研失衡的困境。一方面是面临来自组织外部的排名压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在对待科研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的异质性;高校倾向于制定各种实现绩效最大化的政策与激励措施,以便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的潜在动力;科研奖励模式对于青年教师群体而言,其促进效果是突出的。另一方面是面临来自组织内部的科研竞争压力。科研评估不仅是大学实现自身合法性的需求,也是大学为二级学院设立的竞争机制的需要。第三,应借助帕累托改进方法,建立组织代表构成规则、学院对资源再分配、树立教学权威,构建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理想状态。大学应充分利用已经积累起来的科研资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于教育教学,把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差距缩小到可以承受的水平;尊重教育教学与科研生产的内在差异和运行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管锥编·杜预序》“尽而不汙”及“五情”说辨析
邵东方, 金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1): 98-105.  
摘要1216)      PDF(pc) (1443KB)(19342)    收藏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释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所述“五情”(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之说。其再释“尽而不汙”意在修正杜预注,然于“汙”字之训诂,却移甲就乙,误采“夸大”之义,有乖“汙”之本意。其于“五情”逻辑关联之理解亦似过单一;而其将“尽而不汙”与英文表达the whole truth,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相等同,并称“‘五例’者实为‘史家之悬鹄’,非《春秋》所树范”,则忽略中国经史交叉的传统与西方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不同史观间之差异,颇有架空东西方思想史脉络之嫌。从钱先生此则考证或可得出以下三点启示:其一,为文小题大做以炫博,而所提问题未必是真;其二,广列群书而失精审,所引之文似未详核原书;其三,中西对比宽泛而欠确切,驰想象而缺反思。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近世日本“中华”概念的异化
张子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6): 88-102.  
摘要745)      PDF(pc) (2834KB)(7310)    收藏
汉字“中华”一词在当代日本有着与中国很不相同的意涵。这种差异是在日本近世时期出现的。之前,日本知识界曾以“中华”自诩,对中国文化有着深深的仰慕和认同。近世思想家却狂热地抬高本土文化的地位,持续地将对“中华”的认同和褒扬向着异化和贬损的方向扭转。但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过程。山鹿素行以与中国争夺“中华”的荣耀并与中国对抗为己任,“私意论”者和徂徕学派也通过各自的论证表明日本乃原本“中华”的代表,而比早已退去“中华”本色的中国更有文明优势;国学者则进了一步,径直利用本土神道资源贬斥“中华”概念,将之视为“中国人的自尊之辞”;而兰学者则根据近代西方知识体系,有意地构建起对中国文化的对抗机制,将“中华”一词的含义解释为中国人的妄自尊大。随着近代神(皇)国思想和洋学思想的盛行,这种理解成为日本语境中通行的意涵。至此,近世思想家似乎撇清了自己与“中华”一词的干系,使它最终异化成了专门指称他者中国的概念。不过,洋学者把日本自诩为“文明开化”,把“中华”打入“野蛮愚昧”的做法,最终无法表明真正逃脱了华夷观念之末流的命运。透过“中华”含义的这场异变,不仅可以看清近世日本文化主体意识是如何畸形崛起的,更可以体会到近代日本国族意识是怎样膨胀并最终导致东亚国际关系发生历史性异动的内在根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庞维国, 罗良, 杨洁, 尹后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1): 47-52.  
摘要1053)      PDF(pc) (928KB)(5939)    收藏
选取欧、美、亚、澳地区的代表性国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其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建设情况。总体看来,国外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基本包含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主要围绕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教师与雇主等方面关系界定;各国师德行为规范条文相对具体、可操作性强;在师德规范培养上,普遍注重实践中的养成教育。但不同国家的教师行为规范在制订主体、功能定位上存在明显差异。以此为参照,我国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教育必须继续坚持社会本位;应适当加强师德规则教育,强化教师的行为底线意识;在师德教育方法上,应进一步注重多样化和实践性,应该把师德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始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从auspicia patrum到auspicia plebeii——罗马共和早期平民与贵族的“天命”之争
胡玉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 (2): 75-88.  
摘要591)      PDF(pc) (2010KB)(3829)    收藏
公元前5—前4世纪,罗马平民要求获得担任执政官的权利,贵族元老院认为平民缺少担任公职的宗教资格,理由是“平民没有auspicia”(nemo plebeius auspicia haberet)。这是一条古老而重要的观念证据,它揭示出古代罗马国家神权政治的本质:auspicia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也是贵族垄断政权的依据,谁掌握了auspicia,谁就能执掌政权。auspicia的本义是“飞鸟占卜”仪式,引申为“举行占卜的权利”(the right of taking auspices),并与统治权紧密结合,从宗教语境过渡到政治语境,其本质含义代表“神的意志”,与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中的“天命”意思相近。中国殷商时代形成的天命观和君权神授的政治传统与古罗马的神权政治环境十分相似。罗马平民与贵族的占卜仪式纠纷,也可以理解为“天命”之争。李维记载了平民同贵族围绕auspicia的三次争论(公元前445年、公元前367年、公元前300年)。在第一次、第二次争论之后,平民先后取得了与贵族的通婚权和担任最高行政职官的权利。不过,由于“无天命在身”(ne in magistratibus quidem habent),第一批平民职官的职权是有缺陷的,他们只有军事指挥权(potestates),而无命令权(imperium),不能主持换届选举、宣战、召开公民大会、净化等宗教仪式,不能举行凯旋式,不能制定法律,还经常因宗教原因被罢免。导致平民无法获得天命的根本原因是宗教隔离。平民有平民的宗教,也有平民的天命(auspicia plebeii),只是不被贵族承认。“天命”与朱庇特崇拜、占卜和婚礼仪式有关。朱庇特原为贵族的神,平民无权祭祀,但平民很早就模仿贵族祭祀朱庇特;通过与贵族通婚,平民显贵的后代成为朱庇特的子孙,拥有了“神佑”;平民祭司、占卜师、预言师也逐渐进入公共领域,逐渐实现与贵族的宗教认同。天命遂从贵族手中转移到平民手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核心素养视域下劳动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王泉泉, 刘霞, 陈子循, 王晖, 刘金梦, 李金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 (2): 37-42.  
摘要4729)      PDF(pc) (1467KB)(2940)    收藏
劳动素养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立德树人育人方针的具体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中的关键成分,而明确劳动素养的科学内涵与结构,是有效促进劳动素养培育的首要问题。立足于我国劳动教育的现实要求,通过分析比较核心素养视角下国内外相关研究,劳动素养被认为是学生在长期劳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表现,具有育人性、时代性、具身性等关键特征。学生劳动素养的结构维度及主要指标具体包括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格三个不可或缺、相互联系的关键成分。构建我国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培养体系,既要准确把握核心素养视域下新时代劳动素养的内涵,又要在此基础上全面确定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表现水平,并通过建立完善监测和评价机制衡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成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早期中国的天人合一
李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1): 114-120.  
摘要833)      PDF(pc) (1168KB)(2851)    收藏
中国与西方都有讲天人合一的传统,以天人合一为中国特有的思想恐难成立。余英时从轴心时代的文明突破来讲中国独特的内向的天人合一,其实也有很多问题。因此,如果要研究中国的天人合一之说,应该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对此,张岱年曾指出天人合一有两种意义: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结合近来出土的简帛材料和有关传世文献,可以发现张岱年的说法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天人相通和天人相类共有的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儒学大讲天人感应的灾异学说,将宇宙论和人事相结合,其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子思《中庸》的圣人“赞天地之化育”,另一个方向则是将人世伦理说为天之规则。这两种说法都有更早的思想来源,且都有修养方法。诸子百家说天人合一,有不同的“合”,或合于圣人君子,或把人伦合于天常,或合于天道而非人道,或合于天而非人,乃至非圣人。而即使讲天人之分的荀子,也在讲天人合一于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政治文化建设中的改造礼俗思想——以国民政府时期陈果夫的相关论述为中心
湛晓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3): 63-76.  
摘要527)      PDF(pc) (1533KB)(1727)    收藏
礼俗是考察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国民党政要陈果夫,在国民政府时期发表了大量有关礼俗改造的著述和言论,为我们认识礼俗互动的近代形态提供了个案。作为“标准党人”,陈果夫礼俗改造的设想首先是官方本位的——他试图最大限度地利用礼俗的社会教化和意识形态功能,以日常政治的方式配合新生活运动,参与国民党三民主义儒家化意识形态的建构;然而,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经历、从政经验及其所信奉的“中体西用”文化观等原因,陈果夫的礼俗观又相当“接地气”,他对民间信仰和风俗的价值认同远大于批判,对民众的非理性精神需求有着充分的共情。对礼俗政治文化功能的积极利用和改造,使他区别于一般知识界的启蒙思路,而礼俗改造中坚定的民众立场,又使他与主流政治话语有所分殊,这正是陈果夫礼俗观的个性所在。就实际功效而言,在以社会整合和政治动员为急务的民族国家建构时代,陈氏的礼俗改造计划因现实针对性不强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要义与路径——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分析
薛二勇, 李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1): 16-26.  
摘要1901)      PDF(pc) (1366KB)(1695)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强国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和基本方向。我国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化发展阶段;优先建设教师队伍,教师进入全面素养提升阶段;始终关注教育公平,公共教育服务迈入均等化阶段;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基本形成公民并举的办学格局。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世界教育发展的中上水平、人民教育获得感逐步增强,教育强国建设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教育改革因势而为、与时俱进,形成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要义,即制度上,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方向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需求作为教育改革动力;价值上,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公平与优异并存体系;方法上,以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建设教育法制保障的体系。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要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把人民满意作为教育导向、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西汉长安的甲第
王培华, 戴国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5): 122-134.  
摘要877)      PDF(pc) (1572KB)(1451)    收藏
纵观学术史,中国古代住宅很少进入历史学家的视野,至于汉代长安的高级住宅即所谓“甲第”,研究的就更少了。有鉴于此,我们从历史、地理、文献和建筑等方面作了探索,发现西汉列侯、公主、将军、丞相等在京师长安都有甲第;国王朝见皇帝或有大事时,则居京师邸第。这些甲第,在布局上,主要分布在未央宫东阙、北阙、宣平贵里和长安城北五陵、城东杜陵、霸陵的陵邑;在时间上,从高祖六年到吕后六年(前201—前182)有诸侯、王邸第百余所,在文景武昭宣成帝至汉末,仍有甲第修建;在性质上,系国家赐予(分配)或营造,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只有较高政治地位者才能获得使用权,所有权则归国家,可见它不是商品,不能交易,列侯可改建、扩建,失侯时朝廷收回,另赐他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普惠性幼儿园提质增效的挑战与变革
洪秀敏, 朱文婷, 张明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1): 70-76.  
摘要1044)      PDF(pc) (1295KB)(1435)    收藏
普惠性幼儿园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历经了从“保基本”到“有质量”的发展阶段,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为补齐普惠资源短板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普惠性幼儿园发展依然面临着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短缺”与“过剩”现象并存;财政投入不均衡,普惠性幼儿园投入效益亟待优化;办园体制差异明显,普惠性幼儿园资源享有不均衡;质量和内涵建设有待提升等问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普惠性幼儿园的提质增效,应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结构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质量变革,促进普惠性幼儿园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来自281个地级市的准实验证据
陈超凡, 王泽, 关成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1): 139-152.  
摘要899)      PDF(pc) (1422KB)(1335)    收藏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成果,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政府和企业投资、推动金融发展以及吸引优秀人才集聚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并带动所在城市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增加。同时,试点政策对替代能源和节能发明专利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对于对外开放水平较高城市、第二产业集聚度较低城市以及环境规制强度较大城市的绿色创新激励作用更显著。从空间维度来看,试点政策和绿色创新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但试点政策的溢出效应随距离增大呈现衰退趋势。为进一步激励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城市创新实践,应从加快试点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策略、重视产出端的绿色创新激励、加强区域绿色创新合作等方面入手,更好实现城市“创新”与“绿色”的有效协调和深度融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融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的社会舆情风险与整体治理策略
傅昌波, 刘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 (4): 151-160.  
摘要1154)      PDF(pc) (1251KB)(1321)    收藏
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的形成,是公众、媒体、政府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在融媒体环境中,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日益表现出“系统性风险”的特征,舆情风险“触点”增多、全平台扩散、演化更趋复杂。不同社会子系统之间交互影响,容易导致舆情风险的放大蔓延,造成公共失信、社会失序以及治理失败。融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系统性风险的治理需要整体策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舆情引导,从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分类处置、信息发布、靶向供给、强势引领、社交传播、精准管控和形象修复等九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双减”政策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姚计海, 张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6): 41-49.  
摘要1997)      PDF(pc) (1298KB)(1314)    收藏
“双减”政策旨在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给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助于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并增强教师专业情意。但是,“双减”政策也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教师专业理想与信念有待加强,教师激励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规律有待探究。为此,在教师心理层面要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提高其专业发展自主性;在学校管理层面要加强管理激励,赋予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在教育政策层面要发挥政策导向,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在理论研究层面要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引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拓展脉络
齐亚静, 伍新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6): 28-36.  
摘要3255)      PDF(pc) (1188KB)(1314)    收藏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是探讨工作特征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等结果变量影响的理论模型。随着实证研究的积累,该模型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具体表现为:(1)对工作特征变量进行细分,将工作要求区分为挑战性要求和阻碍性要求并探讨对结果变量的不同影响,未来研究可尝试细分工作资源;(2)引入个体特征变量,如个体资源(包括乐观、自我效能感和基于组织的自尊)、心理弹性、心理资本和职业胜任力,未来可尝试补充其他类型的个体资源,并增加个体需求和动机、价值观等个体差异因素,以丰富已有变量;(3)组织内外变量的拓展,如增加工作重塑、组织因素和家庭因素,以扩展模型结构;(4)研究方法的改进,从最初的横断研究到两时点的追踪研究,再到多时点的长程追踪研究,以探索模型内部作用机制随着时间的演变规律。可以预见,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变量的丰富和方法的改进,将使模型结构更加科学、实践应用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社会阶层如何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机制与相关因素的探讨
苑明亮, 李文岐, 寇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5): 37-46.  
摘要1184)      PDF(pc) (1632KB)(1199)    收藏
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理论与相关研究表明,低社会阶层者常比高社会阶层者更亲社会,而亲社会行为的资源和代价理论认为高阶层者更有能力和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随着实证研究的增多,研究者开始从多种因素(微观的个体水平变量,如人格因素;中观的情境水平变量,即具体的社会互动情境;宏观的社会与文化变量,如社会结构与文化因素)共同影响行为的视角入手来全面地理解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微观个体层面的互惠信念、感恩特质和相对剥夺感,中观情境层面的互动对方的利他水平、慈善呼吁类型和亲社会情境公开性,以及宏观社会层面的收入不平等性和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应探讨亲社会情境、社会与文化层面的因素如何与个体的社会阶层交互影响其亲社会行为;考察受助者的社会阶层如何激发人们的亲社会行为,以及行动者的社会阶层对亲社会行为传递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汉语词汇的发展阶段及其演进机制
王贵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2): 107-119.  
摘要1206)      PDF(pc) (1604KB)(1198)    收藏
汉语词汇的发展经历了单义词发展阶段、多义词发展阶段、派生词发展阶段和双音词发展阶段四个阶段。由单义词发展为多义词,其演进方式主要有词义离析、词义移植、词义延伸三种。词义离析是词义发展过程中,一个词义拆分为两个词义。词义移植是以共同特征或互有关联为依据,把新义移植到旧词中。词义延伸指词在使用过程中受搭配词语的影响延伸出新的词义。由多义词发展为派生词,其演进方式主要是语音派生和字形派生。语音派生即改变原词音节的部分音素,使原词派生出新词。字形派生可分为字形上有承继关系和没有承继关系两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PISA2018中国样本数据的分析
赵德成, 柳斯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 (2): 17-26.  
摘要1648)      PDF(pc) (1938KB)(1169)    收藏
中国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探讨学生学业成就水平受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的程度,有助于识别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为处境不利的青少年教育、城乡教育均衡等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实证依据。PISA2018年中国样本数据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在校生阅读素养成绩具有显著相关,在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群体中两者的相关强度最大;相较于个体水平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校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阅读素养成绩影响的效果量明显更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各构成指标中,父亲职业指数、父亲受教育年限、母亲职业指数对阅读素养成绩的影响力较大。在未来,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精准帮扶处境不利青少年学生群体,加强处境不利学生家长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可考虑改进中小学招生政策,优化学校生源结构,让处境不利学生有机会到校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校中学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革命文物概念及其界定
贾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6): 141-145.  
摘要5426)      PDF(pc) (748KB)(1162)    收藏
明确革命文物概念,是出台和落实革命文物政策、充分发挥革命文物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革命文物的概念经历了孕育、形成和基本成熟三个发展阶段。在政策和学术领域,对革命文物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分歧在于对革命文物中的“革命”一词究竟是泛指还是特指的不同理解。应该坚持大历史观原则,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依据,科学理解“革命”一词,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革命历史和伟大历程的维度理解革命文物概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论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高校一二课堂学习联动为中心
陈玲, 陶好飞, 谢明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5): 13-23.  
摘要1145)      PDF(pc) (1530KB)(1154)    收藏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与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全面发展”需要“全面过程”,而“全面过程”需要“全面认知”。过去30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改进,2013年出现了独立的“第二课堂”二级指标,但“第二课堂”的育人效能并未得到学界的充分研究。2016年以来,全国推行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这一制度强化了第二课堂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属性,且因使用信息化系统,形成了数据积累与挖掘的条件。课题组选取了一所数据年份较长、数据类型丰富、数据记录完整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锥体视点结构,运用多值logit选择模型、负二项回归等量化分析方法,对学生在第二课堂不同课程平台的学习投入对科研发表、奖学金等级、综合测评成绩等学生教育产出的边际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二课堂各平台学习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具有正向关联,思想引导平台和通识教育平台学习对各类教育产出的正向关联最显著,国际培养平台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四六级成绩提升,校园文化平台学习对学生奖学金获得具有挤出效应,社团活动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与教育产出的关联不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为了更好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课题组提出了三点建议:增强关联,构筑互动显著的一二课堂共育模式;强化牵引,建立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善用资源,提升第二课堂对外部资源的利用效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